发布时间:2020/7/28 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来源:本站
北宋大文学家、书法家黄庭坚安置彭水,对他个人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,但对彭水人民却是最大的幸事。彭水的学子、官吏纷纷向他学习请教,他为人谦虚 ,态度和蔼,知识渊博,成为彭水最有学问的老师。
黄庭坚感受到了彭水人民热情好客,彭水学子的好学之风,彭水物产的丰富,对彭水印象非常好,觉得是个好地方,做好了长期居住的准备。绍圣三年(公元1096年)五月六日,四弟黄叔达将妻子和儿子黄相送来彭水,家人团聚,享受天伦之乐,倍感幸福。黄庭坚也面临儿子的学习问题,彭水地处边远,人烟稀少,文化落后,没有学堂,儿子已十三岁了,侄儿韩十也是上学的年龄,学习耽误不得。既然打算在彭水长期居住,就得考虑儿子学习问题,要让儿子学有所成,将来参加彭水的考试。黄庭坚在《与秦世章文思书》中说“小儿稍能诵书,性质颇朴赣……他日令就黔州庆举……”黄庭坚亲自教他们读书,还要接待彭水学子的学习请教,每天比较繁忙。黄庭坚在《答李材书》中说“……某杜门终岁,益觉清净,时苦门生抱经来问,尚俗气未除耳……”
黄庭坚来到彭水,就发现彭水的文化水平非常落后,有学问的人很少,想读书的人很难找到有水平的老师教他们,他在《与敬叔通直》中说“……黔州风俗淹陋,士人极不知学……”于是他决定添置桌椅,在自己居住草屋的堂屋(又称为摩围阁)开办私塾,集中教学生们读书。私塾里常年读书的学生有儿子黄相,侄儿韩十,黔州司理谭存之的两个儿子谭大、谭二,郁山学子刘瑜(字倩玉),监押陈杰的儿子陈斌老。黔州少府杨皓(字明叔)拜黄庭坚为师,他俩亦师亦友,也常常在空余时间来私塾听课。黄庭坚开办私塾的消息很快传开,彭水城里的学子都想来学习,他都乐意接收,也不收学费,学生家长就纷纷送米、面、油、肉、菜等生活用品,以当学费。
上午,黄庭坚选择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为他们讲授,孔子说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道出了读书的真谛:只读书却不思考,就会迷惑;只空想却不读书,就会疑惑。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“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?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的?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都复习了?”教导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、自我提高,成为有道德、有修养、有知识的人。老子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,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告诉学生人生当自知、自醒、自强,能够战胜自我的人,是具有天地之志者,具有这种意志的人,必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。黄庭坚教导学生:“知之曰知之,不知曰不知。虽圣人亦若是也,其知者有轻千里而学之,其不知者有轻千里而告之。”“君子无一日不学也,岂惟日哉,无一时不学也,岂惟时哉,无须臾不学也,学哉身哉,身哉学哉!”这是黄庭坚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。
下午,是自学时间,黄庭坚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,练习书法。有时晚上还要给学生讲授杜甫的诗,杜甫《春望》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”之句,让黄庭坚想到在彭水的生活环境,感慨万千。彭水偏远落后,交通不便,能够收到家里的来信是很难得的,特别是在等待妻子儿子来彭水的过程中,天天盼有书信,盼着早点到来。黄庭坚在《与七兄司理书》中有“日为之讲一大经,一小经,夜与说老杜诗”之句,述说了在彭水给学生们讲学的情况。
黄庭坚非常欣赏魏征的《砥柱铭》,列入教学内容,他说砥柱石屹立黄河中间,任凭河水冲击,岿然不动,这正是我们读书人所应有的品质,激励他们努力学习,奋发向上,希望他们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。他书写有大字行楷书《砥柱铭》赠送给王蕃(字观复)、杨皓(字明叔)等学生,勉励他们象中流砥柱一样自立于世。
《砥柱铭卷》节选
黄庭坚对儿子黄相寄有厚望,希望他学业有成,参加彭水的考试能够考上举人。黄相见父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,还是被贬到彭水这样边远落后的地方,对读书没有多大激情。黄庭坚很是着急,于是书写了《小子相懒书帖》(现藏上海博物馆)放在黄相的课桌上,随时提醒他要努力学习。
黄庭坚离开彭水后,彭水的学生也经常写信向他请教学问,他也通过书信的方式指导他们的学习。他在给黔州监押陈杰的儿子陈斌老的回信《与斌老书》中说“斌老: 累得书, 喜侍奉吉庆, 读书不懈。黔中难得师友, 惟可闭门自读书。古人云: 读书百遍, 其义自见。惟要不杂学, 悉心一缘义理之性开发。但以韩文为法, 学作文字, 且不用作时文经义之类……”
黄庭坚非常注重学以致用,经常带着学生去亲近大自然、感受大自然、体验大自然,他在《答李材书》中说“……遇风日晴暖,从门生、儿侄,扶杖逍遥林麓水泉之间……”
黄庭坚开办的私塾,是彭水历史上最早的私塾,他也是授课学历和水平最高的老师,他的学历学位进士是当时最高的,他的诗歌水平与苏东坡并列第一,他的书法水平在宋四大家中位列第二。黄庭坚三年的教学,辛勤的耕耘,无私的奉献,感染着彭水民众,转变了彭水民众重视教育、支持教育、发展教育的观念,极大地激发了彭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宋绍兴年间彭水人窦敷考中进士,成为彭水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;咸淳年间,彭水人冯章、文焕、魏汝功、项德四人考中进士。黄庭坚在彭水三年讲学的奉献精神、敬业精神,激励着彭水一代代学生刻苦努力学习,有力地推动了彭水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。